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

品牌結合環保綠能議題~哥本哈根的時裝秀


哥本哈根的時裝秀

鉅亨網新聞中心 (來源:財匯資訊,摘自:21世紀經濟報導)
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會場之外,20位北歐設計師聯合起來在氣候
峰會期間發布了“環保時裝秀”。

在時裝零售商H&M和Barneys的贊助下,這場以環保為主題的時裝秀,展示了從玉米中提取出來的纖維制成的如絲綢般光滑的面料;從沸騰的牛奶中提取出來的牛奶纖維;以及原生態的毛織物混搭制成的服裝。

對于H&M來說,這場時裝秀的贊助,無疑是一場極具意義的品牌活動。作為全球知名的快速服裝品牌,H&M的全系產品線正在主推“綠色”概念的有機棉服裝。

不過,在這樣全球關注的時刻選擇這樣的“公共性”話題進行品牌活動,僅這一點,也許值得國內的服裝品牌學習借鑒。


也有精明的中國商人想到了這一點。作為男裝“左岸”服飾的擁有者和設計師,洪金山的另一個身份是中華環保聯合會的環保大使。


他的哥本哈根之行,帶去了一件“紙質夾克”。

“紙質夾克”,這看上去像是一個典型的營銷概念。其實,所謂“紙
質”,是指夾克面料的外面涂層中包含紙漿成分,這種紙漿的使用
可以加速面料的降解,縮短降解時間,減少化纖成分材料對環境
造成的污染。

用通俗的方法解釋,如果一件棉質或麻質的衣服埋在土里需要兩
年才能降解的話,這件所謂的“紙質夾克”,只需半年就能完全降
解。


洪金山似乎也不否認用“紙質夾克”概念進行營銷的說法,不過,環保概念能不能成為一個品牌成長的啟動器?也許說到底要看消費者是否愿意為此買單。

還有一層洪金山沒有說出口的苦衷是,目前的中國服裝市場競爭
實在太激烈了。左岸服飾定位27-38歲的時尚休閑服裝,目前這個
市場上,類似品牌過百家!

“現在服裝市場競爭,已經到了一個有門檻的時代,”洪金山
說,“我只能說,科技領域的專業化是我們品牌希望設定的門檻。”洪金山正在策劃一項新的活動,希望能計算出每一件服裝的碳排
放量,讓消費者為此付賬。

按他的計算,以一件重200克的純棉T恤為例,從棉花種植到成衣
制作,再到銷售終端,以及被消費者買回家后經過多次洗滌、烘
干、熨燙,整個過程將會排放7千克左右的二氧化碳,相當于自身
重量的30倍!而化纖面料服裝的碳排放量會更高。一件100%滌綸
褲子,如果其壽命兩年,整個碳排放量約47千克,相當于自身重
量的117倍。


“兩年前,央視主持人芮成鋼就自己掏錢購買了碳排放量,我想,
如果我們很詳細地向消費者解釋每件衣服產生的碳排放量的話,
他們中有公共意識的精英消費者肯定愿意為此買單。”洪說。

做品牌對于中國的服裝企業來說,都是一個“摸著石頭過河”的事
兒,砸錢到明星代言上,還是選擇科技研發,或者主推“環保”概
念,未來都像是一場賭局,結果尚未有定論。

不過,“低碳經濟”也應該成為服裝紡織產業的課題了。
據來自紡織服裝協會的數據,我國紡織行業全過程能耗大致為
4.84噸標煤/噸纖維。其中,服裝行業能耗為1.05噸標煤/噸服裝,
織造行業能耗為0.95噸標煤/噸纖維左右,印染行業能耗大體在
2.5-3.2噸標煤/噸纖維之間,平均為2.84噸標煤/噸纖維,約占全行
業能源的58.7%。

雖然“保持可持續發展路徑”早已成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,但對于這個承擔著大量就業、占出口重要款項的行業來說,這一點真的很重要。





話題的選擇也是也是潮流趨勢的重點,能夠利用流行的話題來增加品牌的討論度,無疑是非常有效的宣傳,哥本哈根的環保議題持續發燒,未來品牌結合環保綠能將會是另一場品牌戰役的開始!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